当前位置:九游会国际-j9九游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散文随笔
来源:散文随笔作者:时间:2019-08-20 10:31:55手机版
散文荐读-石志滚:苗王学堂-免费文章投稿
苗勇司令轶事
苗王学堂
文/石志滚
苗王学堂的遗址在龙厚苗寨的贵人山山洞。
时至立秋,山里的清风要比城里的月光更为亲切一些。
农历七月十二,一年一度的苗族“果意盘”节如期而至,割舍不下那份挂念,我决意回一趟龙厚苗寨。
山边的小寨,别致整洁,三十来户人家,百五十人口。漂亮的小屋、高大的楼房、水泥路、下水道、灯光球场、太阳能路灯等,在农村,这样的硬环境,委实招人羡慕。
串门是我每次回家乐此不疲的惯常行为,尤其逢年过节,登门拜望老人是件令人释怀的事。但这次真是不一样,兜了一圈,我倍感失落。简言之:意料之中又意料之外。
意料之中:房屋修好了,多年的积蓄花光了,生活还得继续,外出打工,钱来得快,出现“留守”不足为奇。如果在家门口能养家糊口,谁还愿意浪迹天涯。
预料之外:儿孙满堂的大户人家,两老孤守一桌美味佳肴;实力派大叔,携儿带女去都市挣钱,撇下大娘一人独酌自饮;几家孝顺儿女,安顿好耄耋寿星,即又转身离巢。过节如此寂静仓促,我始料未及,现实版的“空心村”、“寂村”,就这样酸涩的呈现在眼前。故乡安置不了肉身,他乡安置不了灵魂,打工一族,你们辛苦了。
也有安慰:留守和外出的人都说,读书需要钱,为了孩子,有能力的肯定要出去拼搏。说的真好,读书改变命运的理念得到了共识。我是穷读书出来的,也就为之感到欣慰。
今年的果意盘节就这样悄然度过。
文友说,魂归故里的心愿到父辈这一代,抑或会打上句号,我们是回不去农村的了,叹言:乡愁已是渐行渐远的寄托,我们只能跨越时空,在当下的境地里安心立命,做城里的寓客。
于我而言,本不求六十杖乡,只是,这些年来,每次回到村里,又能称心地享受到平日里巴望不来的那份宁静和安逸,所以,在聊以自慰之余,又奢望自己能与众不同,届时真的可以告老还乡,在这生我养我的僻静之壤如意皈依,安度余生。但愿如此。
我习惯于嗅闻乡间那些庄稼的味道和泥土的清香,然后安下心来捋顺那些散落在苗乡桑梓的奇闻轶事,转而告知我想告知的那些人。自誉为分享。
这里,我要诉诸诸位的是“苗王学堂”的故事。
龙厚苗寨村头,球场西面,马路一侧的贵人山山脚,几丛赫然蔓生的翠竹,枝垂叶坠,一如既往地向过往行人昭示吉祥,喜报平安。
步入泥墙与岩壁之间敞开式的大门,眼前豁然开朗,真是别有洞天,这里就是所谓的贵人山山洞。
小时候,我们来过山洞玩耍,印象最深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生产队集体劳动,深入洞内采收磷肥,四五十个劳动力,再带上我们这些小孩,我们在洞里玩捉迷藏,过瘾的不得了。大人们指指点点,说这个山洞就是当年的苗王学堂。
山洞朝向东,视野开阔,深处有洞窗通向后山,通风良好。洞宽10米,深25米,洞口高12米,深处高3米不等,从洞口开始往内,前半部大约180平米的地面比较平整,这是人工修造的结果,可容纳200人。再往里走基本是原始状态,凹凸不平。
历经风雨,特别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未,那场浩劫的文化大革命,这区区山洞学堂也未能幸免于难,所谓的教学设施早已不见踪影,只留下一些相关的痕迹而罢。山洞前沿这堵泥墙的内侧,平齐人头之处,钉有十来支硬质木条,这是学生垂挂物件的挂钩;墙下和岩壁一侧地面,七八个大小略异的石墩依次搁置,这是家长和陪读乡亲就坐或摆放物件所用;再往里走12米,一个半湾半凹的拱形洞穴,底部大约10平米,岩壁有灯盏熏黑的痕迹,据说这是先生临时休息的地方。唉!能够展示苗王学堂风采的“文物”也就这些了。
话说民国初年,龙厚苗寨出了个苗王石涵辉(时任宜山县龙头区保安司令,亦称苗勇司令),此人文武双全,足智多谋,名噪一时。
长期以来,这山里的苗民,大多数目不识丁,一些识字的也只是在私塾念过《三字经》和《传家宝》之类的启蒙读物,不进过正规学堂,若遇有需要提笔作文的事,得出钱求人。没有文化的枷锁束缚着这个苗乡。
某日,从柳州做生意回来的管家,把一路所遇之事禀报苗王,其中说到苗王的养子龙表开,面对客栈餐厅的告示和菜单,指鹿为马,戏弄龙五,使他饭都不敢吃饱,饿着肚子睡觉;卢 伟如何牛头不对马嘴地回答别人的问题,还以为自己了不起,有两下子等等。苗王听后哭笑不得,既心疼又可怜。
龙五和卢伟的事触动了苗王,他觉得这样下去,苗民将永远愚昧落后,不消除文盲,这个民族必将难以生存。身为苗王,一个族群的首领,不设法改变这种状况,有愧于下一代。
苗王经常思忖,想要奉劝大家送子入学,可很多家庭又贫穷困苦,哪来的钱支持读书。最后,他决定:自己办学。
苗王把八达苗乡的各路苗民召来,把集资办学的道理、想法和做法告知大家,要求各户人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大家自制桌椅,自己没有教师,就外请先生,没有教室,就开路铺石,上到寨子旁边的贵人山山洞。然后平整洞内地面,在洞口修筑泥墙,遮风挡雨。经过半年的筹办,学堂正式开班上课。
山洞通风明亮,冬暖夏凉,不受外界干扰,是个天然的好学堂。
苗王号召所有苗民男丁都来上学。不少人来这里识文断字,学文化,学礼仪。据说,来苗王学堂就读的学生,最多的时候超过60人。每天,学堂书声琅琅,悦耳路人
苗王办学的事,不断传开。当时,板岭乡石牛村的邓汉阶讽刺地说:“石涵辉,苗子也,井底之蛙办学校,误人子弟来搞笑”。这话传到苗王耳里,他不但不计较,反而激起他更大的办学决心。他说:“今天,我让人家取笑,就是为了大家,为了我们这个民族今后不再受人讥笑,为了子孙后代不再被人欺凌”。
苗王办学,极大地促进了苗乡文化的发展。从此,八达苗乡有文化、懂学问的人越来越多,再也不吃当文盲的亏。其中,苗王的三个儿子先后从苗王学堂走出,读到广西省立桂林师范专科学校,其他还有人读到宜山县庆远中学、南宁师范学院和中南民族学院等。
除了传授国学知识,苗王还要求大家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做到世代相传,发扬光大。每年的春节期间,组织开展舞龙舞狮、武术表演、唱山歌等文娱活动,还组织大家到各个村寨拜年,恭贺来年风调雨顺、物阜民安等。
时过境迁,苗王学堂已经成为历史,然而,学堂的精神依然激励着后人,如今,上大学、留学在八达苗乡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仅是龙厚,在职教师就超过10人,还有当警察和公务员的,尤其是利用自身的知识优势,经商办实业,闯出一番新天地的人才大有人在。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改变命运,愿八达苗乡的人追求知识永无止境,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