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抵达审美与永恒的诗歌-九游会国际
来源:谈诗论道作者:染指流年时间:2015-05-27 11:33:00手机版
青 花 玲 珑 桑恒昌
我是土,不再飘动
你是水,不再流动
结合在烈火里
成千古芬芳,青花玲珑
不再看,钟表的长针短针
不再想,古道的长亭短亭
不再恋,睡榻的长梦短梦
冷却成一座寺院
没有僧侣没有俗众
一首抵达审美与永恒的诗歌
——读桑恒昌的《青花玲珑》
吴谨
桑恒昌是我喜欢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言简意赅,言近旨远,深情真挚,是所谓的真正的好诗人。
《青花玲珑》这首小诗,短短九行,三节,就把青花玲珑的生成过程、恒久气韵、高雅脱俗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它是一首抵达永恒与审美的优秀的大诗。
“我是土,不再飘动/你是水,不再流动/结合在烈火里/成千古芬芳,青花玲珑"。诗中”你“”我“为”水“”土“,在烈火里结合成千古芬芳,拟物化的诗写,赋予青花玲珑以人的炽热情怀,而其结果,抵达烈火中永生的超脱境界。当然,这里的“飘动””流动“二词,不但生动表现了青花玲珑制作的过程,也含有主动追求之意。而两个“不再”,却表现了制作的完成、理想追求的实现,也是找到了愿望的归宿。
”不再看,钟表的长针短针/不再想,古道的长亭短亭/不再恋,睡榻的长梦短梦”。第二节三句,看似写时空醒梦,实际在写超时空与超生死的永恒,就是青花玲珑在烈火中永生后的超越时空不生不灭的永在状态。这种状态也是一种艺术美的状态。
“冷却成一座寺院/没有僧侣没有俗众”。第三节的两句,是对烧制成功的青花玲珑的审美表达,“一座寺院”,但是“没有僧侣没有俗众”。为什么要这样表达?因为僧侣不免有世俗残留,俗众更加庸不可奈,再加上青花玲珑只取其超凡脱俗,不涉尘俗。毫无疑问,这种表达是对青花玲珑所体现的艺术美的极度推崇(信仰)与赞美,且含有一种禅悟的微妙!
如果诗歌就青花而论青花,应当还不是诗人的终极表达,他要通过对青花玲珑在烈火中永生涅槃的高雅脱俗的止境来表达诗人对诗歌理想的追求,而这种审美极致和脱俗禅定,无疑也是诗人自己对诗意人生的敬仰与眺望!
诗歌还有其它诸如结构、语言、雅俗共赏方面的妙处,请大家共赏!
作者:无限春光